Dynamic Information
2006-05-06
日月之行 星漢燦爛
江蘇錢潮軸承績效顯著之初探
3月28日,天格外藍,風格外輕,陽光格外明媚。
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,彩旗招展,鼓樂齊奏,江蘇錢潮軸承在成立十周年之際,拉開了新工業(yè)園奠基開工的建設序幕。
鎮(zhèn)江市市長江里程來了,萬向總裁偉鼎來了,當地市委市政府等相關領導也都興高采烈地來了。高興著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分享著企業(yè)的作為,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像春風般的笑容。
日月之行,星漢燦爛。
1996年9月,江蘇錢潮軸承落戶于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丹徒區(qū),注冊資本金2000萬元。從1999年到2005年的7年間,江蘇錢潮軸承累計實現的利潤總額是股東投入的2.63倍,其中凈利潤也達到股東投入的1.73倍;平均每年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7.37%,其中最高的2005年達到了29.33%;累計現金分紅是股東投入的1.39倍,平均每年現金回報率達19.84%。
一路走來不全是歌,一串數字書寫的是企業(yè)存在的價值和實質——要靠發(fā)展來說話。只有自身發(fā)展了,為社會作貢獻,為國家作貢獻才不是奢談。
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,江蘇錢潮軸承一步一個腳印,如今已成為年銷售規(guī)模達2億元的專業(yè)化軸承生產公司。從財務的角度看,江蘇錢潮軸承累計創(chuàng)造的效益已經相當于又新建了近3個相同投入的工廠。良好的效益、高額的回報除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萬向強有力的后盾優(yōu)勢,從企業(yè)本身的管理來看,亦可圈可點。
上篇
以專業(yè)為標準 一步步提升市場層次
車間的員工告訴我們,1998年,企業(yè)新建不久,那時只有十幾個品種的產品,而如今經過不斷的技術創(chuàng)新和市場開拓,公司已能生產近千個品種的產品了。相應地,市場層次也從原來以維修市場為主,更多地轉向主機配套市場和國外OEM市場發(fā)展。
其實,市場的升級并不是自動形成的。面臨外部不斷變化的環(huán)境,尤其是近幾年,能源緊張,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,再加上國內外主機廠持續(xù)降價,江蘇錢潮軸承也一直在尋找新的發(fā)展契機。
相對于汽車及配件行業(yè),軸承這個機械基礎件的維修市場競爭也許更顯得無序。層出不窮的低價低質、假冒偽劣,不僅給最終用戶帶來損失,而且還嚴重干擾了品牌產品的銷售。和那些成本低廉的小作坊相比,江蘇錢潮軸承在汽配、紡機和農機市場的產品并不具價格優(yōu)勢。其實,很多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經歷都證明了,單純的價格競爭只會更加惡化競爭環(huán)境,賦予產品更多的附加值才是最好的出路。
于是,為了提升市場層次、跳出原有的無序競爭,去開創(chuàng)一片新的天地,江蘇錢潮軸承積極調整市場策略,在進一步鞏固已有市場的基礎上,以先進成熟的技術和不斷提升的管理,從客戶前期商品策劃和研發(fā)入手,通過在技術方案、成本目標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專業(yè)、更高效的服務來實現增產創(chuàng)效。
前年,玉林一家主機廠向公司抱怨:產品質量不夠好,使用壽命達不到預期要求。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情啊。得知消息后,周明軒總經理立即動身趕往廣西。
經過仔細了解,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:客戶訂購的這種產品的工作環(huán)境溫度超出了正常適應的范圍,達到了200℃,所以對油脂、密封件等都有特殊要求。以前這種產品主機廠都是進口的,由于行業(yè)以及技術等原因,他們對其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不甚了解,以為同普通產品沒什么兩樣的。其實從軸承產品本身來說,不同的使用環(huán)境中包括溫度、濕度等都是重要影響產品最終質量表現的重要因素。所以,在沒有得到特別要求之前,江蘇錢潮軸承自然把它等同于其它產品。明白了其中的原委,客戶心悅誠服了,并且深深地感動于江蘇錢潮軸這種認真探求的精神。
這件事也使企業(yè)更加認識到參與客戶前期策劃和研發(fā)的重要性和迫切性。他們依托萬向國家級技術中心,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實驗室,以及專業(yè)產品研究所的科技優(yōu)勢,積極提高自身的技術攻關能力。近年來,不僅廣西這家主機廠成為江蘇錢潮軸承的忠實客戶,而且更多的主機廠,如二汽、南齒、上齒、柳州五菱、長安、哈飛、昌河等都成為江蘇錢潮軸承的批量配套客戶。去年,企業(yè)累計開發(fā)國內新配套客戶5家,同比實現銷售增長178.19%。
下篇
嚴抓基礎管理 不斷加強競爭能力
如果把市場比作源頭,開源可以增效,那么對內嚴抓基礎管理,節(jié)流,使企業(yè)獲得了更多更強的競爭能力。正所謂,打鐵還須自身硬。面對外部的激烈競爭,江蘇錢潮軸承首先苦練基本功,以優(yōu)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技術開發(fā)能力為突破口,進而掌握主動。
去年全年,江蘇錢潮軸承累計完成新產品開發(fā)60只,落實試制45只,批量生產25只。對于已經批量生產的成熟產品,則以改善質量為抓手,持續(xù)優(yōu)化改進,針對某些質量瓶頸還成立專門的攻關小組來負責。與此同時,一方面,通過培訓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員工技能和素質,;另一方面,加強精益化生產,優(yōu)化加工工藝,在員工中開展“多工序、一個流、多班制作業(yè)”,把先進設備的優(yōu)勢發(fā)揮到最佳。為提升科技實力,公司還加大投入力度。2003年,在順利通過QS9000質量體系認證,成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(yè)的同時,組建了具有自主研發(fā)能力的技術人才隊伍,這些都為市場開拓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。
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內在品質,提高售前、售中、售后的服務水平,江蘇錢潮軸承漸漸形成了具有明顯優(yōu)勢的品牌形象,正在逐步成為用戶購買優(yōu)質產品時的首選品牌。去年,維修市場實現銷售近1億元。
2005年,對江蘇錢潮軸承是個多事之秋。企業(yè)居高不下的成本壓力越發(fā)明顯,這不僅來自于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增長,而且由于歐盟針對中國的紡織品設限,國內紡織機械行業(yè)大量停產,致使機械軸承市場供大于求,價格又不斷下跌。
面對國際國內、產業(yè)上下游的雙重壓力,江蘇錢潮軸承進一步加強了從過去對資源的依賴轉變?yōu)橥ㄟ^技術、管理的改進,比如通過“技術降成本”,從內部提案發(fā)掘擴展到與客戶、供應商合作,通過技術進步來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,通過向管理要效益,最終實現降本增效。
首先,公司對于原輔材料采購價格嚴格采用招標競價,讓分供方一起分擔價格壓力,進而達到培育分供方,雙方建立雙贏、和諧發(fā)展的合作模式。僅此一項,去年采購價格平均降幅達4.5%。
其次,進一步做好“眼睛向內”,加強內部物料消耗的管理與控制。在物料消耗量上,通過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,使物料消耗量與員工收入直接掛鉤,促使大家充分發(fā)揮主人翁精神。讓每個部門、每位員工都充當物料價格的監(jiān)控員,這樣既避免了冤枉的支出可能,又增強了員工的主人翁感。
與此同時,根據產品市場價實施內部成本倒逼,以分步控制到位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拓展市場。通過積極的比較分析,取長補短,改進不足,提高自已。比如出口美國的D主銷軸承,剛投產的時候大約有10%左右的虧損率,后來通過工藝改進、成本倒逼分步控制到位,逐漸提高獲利能力,現在已經達到差不多10%的利潤率,逐步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。在財務管理上,嚴格控制配套合套率,降低因此而造成的產品積壓,達到加速周轉,減少占用存貨資金,現在四項資金基本實現零占用。
有心人,天不負。這份扎實的“內功”在這兩年的出口市場表現尤甚。
雖然受到人民幣升值、同行競相壓價的不利影響,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。在中國成為全球加工中心的大好機遇中,一些國際性行業(yè)翹楚主動來國內尋找質佳價優(yōu)的供應合作伙伴。正是基于前兩年各方面能力的積累,江蘇錢潮軸承以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產設備為基礎,不斷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再加上優(yōu)秀的產品品質,使成為他們在積極同國際大公司合作中獲得了寶貴的話語權。
按照客戶要求,公司不斷出開發(fā)新的高附加值產品。這樣不僅同原先的競爭對手在產品檔次上拉開了距離,而且在中高端市場上占得先機,使企業(yè)有了長足的發(fā)展后勁。去年,出口市場銷售額不僅大幅增長,更為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是,與DA、T、D、K等國際著名公司建立起了業(yè)務往來,D主銷軸承、C離合器軸承、m、D精密微型軸承等均已進入批量配套市場,銷量穩(wěn)定。預計,今年的增長可達50%以上。
后記
先進的管理模式 使企業(yè)受益匪淺
隨著對江蘇錢潮軸承的深入了解,有一種產生于西方的生產模式不得不提——虛擬生產。
所謂的虛擬生產模式是指:為了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,一些獨立的廠商、顧客、甚至競爭對手,以項目、產品或服務為中心,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,打破傳統的空間概念,以合作協議、外包、戰(zhàn)略聯盟、特許經營或許可等方式所構建的以贏利為目的的動態(tài)的網絡型經濟組織,并圍繞各自的核心競爭力開展生產活動的生產模式。
在江蘇錢潮軸承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中,除了關鍵工序,其它如鍛加工、車加工等都以外協生產的方式進行。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是突破了企業(yè)有形的組織界限,采取動態(tài)聯盟的形式來整合全社會的制造資源,把多家企業(yè)的核心資源集中起來。這樣,企業(yè)可以獲得外部的生產、設計、營銷等各種功能。它實質上是一種借用、整合外部資源,以提高企業(yè)競爭力的資源配置模式。企業(yè)可以根據市場發(fā)展以及自身能力的實際情況,隨時調整生產內容。訂單多的時候,通過外協可以解決自身產能不足的矛盾,訂單少的時候,可以減少外協而增加自產,從而也就把市場對企業(yè)的負面關聯影響減到最小。
正是因為充分發(fā)揮了外協、外包生產的良性作用,江蘇錢潮軸承得以進一步集中自己在技術、質量和市場上的優(yōu)勢資源和核心能力,精耕細作好自己的“一畝三分地”。過去五年,江蘇錢潮軸承每年的產值、銷售、利潤指標分別以26%、23%、38%的速度在遞增。
十年前,種下一顆籽;十年后,收獲一片果。
辦企業(yè),萬變不離其宗,最終看的是效益。
還記得周明軒總經理反復提起的一句話,做事先做人,做事和做人一樣都應該踏踏實實,誠誠懇懇,我們把每一個客戶都當成自己的朋友,認真對待!
這剛剛奠基的新工業(yè)園,就像是一片新的希望,力爭用三年時間,實現年產4000萬套軸承、年產銷5億元規(guī)模的目標將從這里起步。相信不遠的將來,我們在看到江蘇錢潮軸承蓬勃發(fā)展的同時,亦會看到她為地方經濟騰飛所添加的絢麗一筆。